地方隔阂致社保转移难专家建议开通统一社保卡
国内养老保险的统筹水平千差万别,资金各自独立,各不往来———北京市劳动保障局养老保险处的一位负责人点出了如今各省市这方面的现状。
由于一直缺乏统一的支付结算系统等种种原因,目前在养老保险的转接方面还存在种种问题。专家建议是否可开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卡以解决问题。
现状
不同省市间转接难
据介绍,按国家相关规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基金是可以一起转的。不过,现在从经济落后省份向经济发达省份转,存在一些困难,经济发达的省份不接受。比如要转到上海,当地会要求工作单位和当地的户口,门槛比较高。
全国政协委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前部长郑斯林介绍,早在四五年前,劳动保障部门就已开始关注和研究养老保险账户的跨地区接续问题。随着流动人口的逐步增多,这个问题将会影响到越来越多的人。目前看来,主要以农民工、跨地区就业职工和退休职工为主。
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唐钧介绍,各地在养老保险账户方面政策不一,有的可以取走个人缴纳的部分,有的不可以,不过,企业缴纳的部分一般都不可以取走。这就使企业缴纳的这笔资金沉淀下来。目前关于这笔沉淀资金的具体数额,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统计,数额不会太小。这部分资金如何规范使用,目前还是个空白,这也有很大的问题。
症结
地区间存“认识”问题
“目前看来,主要的症结是技术上的问题,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各地发展水平和情况也各不相同,有的地方建立了省级统筹,有的还是市级统筹。各地的缴费水平都不一样,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也比较低。目前看来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支付结算系统还比较难。”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前部长郑斯林认为。
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唐钧认为,阻碍建立全国社保支付体系的原因,还包括各地对此问题的认识。虽然各地对社保基金没有处置权,但毕竟是放在当地的财政或银行,放在自己手里多少是笔钱,如果全国统筹,地方肯定会有一些不满情绪,因此全国统筹在地方也会遇到一定障碍。
建议
推行“社会保险卡”
北京市劳动保障局养老保险处的一位相关负责人认为,不能自由转移账户,对于劳动力输出省市不太公平。
他介绍,早在数年前,该局就已向劳动保障部建议,对于从工作地向户籍地转移养老保险,应该让8%的个人账户和20%的统筹基金都可以转回其户籍所在地。这样当地有关部门不用再从财政掏钱为转移账户者补贴不能转移的20%部分,才会觉得不吃亏,也就愿意接受被转移的账户,愿意为其发放养老金了。
据他介绍,目前已经有很多省市向劳动保障部提出了类似的建议。对此,劳动保障部也已经基本接受了这一建议,并正在调研各省市意见是否已得到基本统一。
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唐钧认为,可以建立一个全国社保结算中心,每人建立一个统一的卡,卡随人走,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结算。比如,在北京交了5年钱后转到河北工作,25年后退休。那么就可以按照北京的标准算出在北京的5年应给多少钱,等在河北退休了,北京5年的钱先由河北支付。北京与河北之间的账,通过全国结算中心划转。
一位原劳动保障部官员也表示,他设想过推行“社会保险卡”,实行社会保险的参保者一人一卡,从而把保险关系联系起来。
案例
转账户的“疲惫之旅”
在广州工作的郭小姐,2003年到北京工作。到北京后短短的几天内,找到新工作的喜悦就被烦琐的转移养老保险金程序冲淡了。
“我先是去新单位的人事部门打听,又上网搜集了很多资料,还是一头雾水,无所适从。”提起保险金转移郭小姐就一头雾水。
她说她先到新单位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开好了账号,然后又请假坐飞机飞回广州,在广州社保机构办理异地转移手续。为了办手续“跑断腿,磨破嘴”,要填各种表,复印证件。好容易领取了“养老保险关系变动表”飞回北京。终日惶惶地过了15个工作日。
最终“资金转入”,不过,转的只是个人缴纳的8%。
郭小姐说,她认识的人中办理养老保险转移的情况比较普遍,现在的年轻人跳槽是很经常的事情,很多年轻人由于工龄短,办理手续又烦琐,就索性不办了。反正缴纳够一定的年限仍然可以享受养老保险。